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发展 >> 实践育人 >> 研学活动 >> 正文

研学活动

【馆校共建·国际博物馆日】 内蒙古博物院与农大附校等十所院校举行馆校共建教育联盟启动仪式

发布时间 :2023年05月22日 16:47   编辑 :闫月霞   点击:[]   来源:德育处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8日上午,内蒙古博物院与农大附校、内蒙古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呼和浩特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呼和浩特新城区新华小学、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呼和浩特第一中学、呼和浩特实验中学、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呼和浩特新城区丁香路小学共十所院校举行馆校共建教育联盟启动仪式。合作双方秉承文化育人、资源共享、合作共建的原则,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设计研发丰富多彩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进一步推动馆校共建。内蒙古博物院院长王世英及各院校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我校副校长刘秋艳、德育处副主任王菲参加本次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内蒙古博物院院长王世英表示,馆校共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努力实践馆校合作课程从内容到形式的精心设计、多样化发展,创建有特色、有趣味、有实效、有影响的品牌课程和活动。王世英院长与农大附校等十所院校领导逐一签订了共建协议并授牌,大家共同见证了内蒙古博物院馆校合作教育联盟的成立,馆校共建将通过开展“欢乐大课堂”“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学生志愿宣讲团”“综合实践课”“行走中的博物馆”“相约周末”等一系列青少年品牌项目活动,共同实现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

仪式结束后,博物院一级讲解员刘弘轩带领各院校领导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3D建模,精确采集文物的三维数据,制作出高精度、高还原3D虚拟文物,是参观者对文物的内部构成能够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博物馆典藏的文物和大量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我校通过馆校共建的方式,将博物馆课程带入学校课堂,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资源优势,提升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品质,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民族团结教育,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好少年共同努力!

内蒙古博物馆的讲解员带领我校30名学生体验了博物馆课程“你好,博物馆”。课程以介绍我国1905年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通过“快问快答”的游戏互动方式让学生猜想博物馆里有什么藏品,从而引出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同学们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触摸仿制“鹰顶金冠饰”,真实感受到历史文物的传承性与珍贵性。

了解“鹰顶金冠饰”的由来后,现场邀请一名学生身穿服饰,佩戴仿制的“鹰顶金冠饰”,直观形象地感受匈奴人民的骁勇善战以及王者的风采。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课程中,学习到了历史文化知识,收获颇丰。

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和展品,而且通过讲解员专业的解说,使同学们在对文物的鉴赏、与文物的对话中,感悟历史的变迁,获得历史的智慧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通过此次课程讲授与互动,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真实感受到了历史文物的价值与内涵,感知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上一条:农大附校组织学生参加“保护多样之美 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实践宣传活动
下一条:【馆校共建】农大附校学生参加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可持续性自然世界”生态微景观手作大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