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附校论坛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栏 >> 正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栏

农大附中开展“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28日 11:30   编辑 :王丽娜   点击:[]   来源:大队部 审稿:陈茜

今年9月是自治区第38个“民族团结进步月”,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校于9月27日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培养我校师生民族团结精神,使我校师生深刻体会各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题升旗仪式

9月27日上午8时,我校1-5年级全体师生在南操场开展“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升旗仪式。国旗下的精彩演讲,激励学生们争做新时代的好队员和民族团结的楷模,传承各民族人民永远一家亲的传统,不断谱写民族团结事业的新篇章。

红领巾广播

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9月27日校园红领巾广播由三(10)中队张振杰为大家讲述“上海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上海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

光阴似水,岁月如歌。六十年过去了。而“草原额吉”的事迹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乌兰夫主席把上海三千名嗷嗷待哺的孤儿接到了草原。我们内蒙古人把他们叫做国家的孩子。当时草原上的物资很匮乏,可是草原上的妈妈们还是张开了慈爱的臂膀,接纳了这些孩子们。在众多的草原妈妈中,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叫都贵玛,一个人就养育了二十八个孩子,当时她只有十九岁,还没有结婚,当孩子们叫她妈妈时,她灿烂的脸蛋都羞红了。但她没有拒绝,她知道这称呼是神圣的。从那一刻起,她一下子成了二十八个孩子的妈妈,从此她成了天底下最富有的妈妈。

在锡林郭勒大草原有一位母亲叫敖根,她只抚养了一个国家的孩子,可她深沉的爱却叫我们感动不已。当敖根额吉看到一个特别瘦小的男孩儿非常可怜地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时,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赶紧抱起了那个小男孩,医生说这个孩子永远都不能站起来了,他需要你一辈子都背着他、抱着他才能生活。可敖根额吉说,这孩子我要了。之后,她又为这个孩子取了一个坚强的名字——朝格图,蒙古语“朝气蓬勃”的意思。从此,朝格图几十年如一日的在敖根额吉的怀中、背上玩耍、读书,一天天地长大,开始了他温暖幸福的人生历程。敖根母亲用她辛劳而不悔的一生养育了这个残疾的孩子,她的一生似乎只做了这样一件事,但这件事小吗?有记者采访她,她只说了一句:这是我愿意的呀。也许这是草原妈妈们说的最多的话语。草原河流滋润万物,从不喧哗,就是那么自然地流淌。

在草原深处,有一座母亲碑,这是六个上海孤儿为养育他们的张凤仙老人立的。张凤仙这位善良仁慈的蒙古族妈妈,一共养育了六个国家的孩子,为了抚养这六个孩子,她硬是含着眼泪把从亲戚那里抱养多时的孩子送走。这六个孩子年龄较大,在张凤仙老人养育他们的几十年中,他们始终叫她张阿姨,一年年过去了,张凤仙老人头发也白了,背也弯了,当她看见孩子们终于长大成人时,她也满足地闭上了眼睛。当张凤仙老人去世后,这六个孩子拼命地奔跑在草原上,大声地喊着他们从来没有叫过的妈妈,可是空旷的草原寂静得一点回声也没有,这时他们才突然意识到,养育他们的张凤仙老人才是他们最亲最近的人,他们失去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这六个孩子在如雨的泪水中立下了这块永恒的母亲碑。

如今三千孤儿都已长大成人,但无论他们在哪里,无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比谁都明白:是草原的乳汁把他们养大,是草原的母爱让他们享受到了生命的阳光。

让我们仰望蓝天,铭记这份历史,让我们脚踏实地,守望相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力量之源、实践之真理、伟大复兴之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也必能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条:农大附中开展“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篇章”教师国旗下演讲活动
下一条:农大附中“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主题班队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