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在建党103周年到来之际,由中国侨联主办,内蒙古侨联、内蒙古中华学院承办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内蒙古营40多人由内蒙古侨联文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杜鹏带队来到农大附校进行体验活动。内蒙古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宏华,农大附校校长于涛,副校长刘秋艳及德育处、音乐组、体育组、美术组、劳动组老师和社团部分学生参加了活动。此次夏令营由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波兰四国的华裔青少年组成,他们来到学校与我校学子共同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寻找共同的血脉之源,共同的文化之根,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附校师生展演与互动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农大附校管乐团的成员为营员们带来《赤胆屠龙》《红星歌》两首乐曲,用饱满的热情欢迎远到而来的华裔同胞。



随后,我校武术教师陈晓鹏为营员们带来了太极拳展示,并教授营员们学习抱拳礼及基本动作,并解释其内在深意——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以礼相待,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营员们全神贯注,认真模仿学习,动作标准流畅,获得了同伴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我校舞蹈队的队员们为营员们带来舞蹈《红色先锋》,从舞蹈韵律中感受中国红,感受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队员们为华裔哥哥姐姐们献上了红色气球,营员们对小小的舞蹈队员们表示由衷的赞美,为她们纷纷点赞。



传统文化共体验促情感
展演结束后,华裔青少年们分别走进四个教室,与我校学生共同体验传统文化项目——书法与对联、画脸谱、手绘风筝、制作香包。
小小讲解员们和老师们为营员们讲解了对联、脸谱、风筝和香包的基本知识、寓意和内涵。大家一起认真聆听,互学互助,讨论中促进了沟通,交流中增进了了解,微笑中加深了感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实践体验乐趣。
这些活动不仅是独特的体验,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大家在亲身实践中,触摸古人的智慧,领略千年文明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光彩,让生长在异国的同胞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小小传承人”体验与互动
“小小传承人”体验与互动活动,是我校与内蒙古展览馆馆校合作的创新项目之一。本次特邀请马头琴制作传承人莫德乐图老师和皮质岩画传承人乌达巴拉老师为华裔青少年和我校学生进行手工艺讲解和制作体验活动。


“小小传承人”体验与互动开始之前,首先由农大附校七年级的4名学生分班进行了歌颂“七一”建党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演讲,让营员们深切体会到作为华裔青少年也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加深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马头琴制作传承人莫德乐图老师为营员们讲解了内蒙古特色乐器马头琴的相关知识,营员们跟随传承人学习并完成了非遗作品马头琴的制作,华裔小能手们还尝试了拉奏马头琴。课程结束后,莫德乐图老师展现了他的绝技演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万马奔腾》,引来师生们阵阵赞叹。



乌达巴拉老师指导营员们利用皮质模具勾勒岩画中人物、动物轮廓,利用多彩的颜料还原源远流长的古代岩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灿烂的岩画历史,一幅幅生动的作品在营员们手中完成,他们的脸上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内蒙古营农大附校体验活动以开展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来激发海外华裔青少年对祖国北疆的热爱,让营员们从情感上传承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弘扬中华文化之“魂”,追求实现民族复兴之“梦”,成为中华文化的热情传播者、中华优秀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促进者。